新闻中心
对240名作者做数据分析,你的发文状态正常吗(今日的信息流展示形式有几种)
初衷:开展此次数据调查和分析先后历时5天,原因有四点:①职业习惯。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对他人介绍的经验有所怀疑。④想看看作者、作品数据背后到底有什么启示。
前一文,围绕240名作者的粉丝量、作品数据等探讨了创作的初衷、体裁选择和心态问题。此文,重点围绕作者、作品的数据,探讨作品怎么发、发什么的问题。
一、作者作品怎么发
很多的作者每天发几篇文章、几篇微,大部分都是从心出发、因时而定。我想试着分析一下,大概发文应该保持在什么频率和节奏的问题。具体数据:
从发布文章的数据来看:240名作者,一周内平均发布文章5.2篇。其中:
30篇以上的8人,占3%。
30至20篇的9人,占3.8%。
20至10篇的29人,占12.1%。
10篇至5篇的35人,占14.6%。
5篇以下的55人,占22.9%。
0篇的104人,占43.3%。
从发布微的数据看:240名作者,一周内平均发布微18.3篇。
其中60篇以上的16人,占6.7%。
60至40篇的19人,占7.9%。
40至30篇的21人,占8.8%。
30至20篇的24人,占10%。
20至10篇的55人,占22.9%。
10篇以下的69人,占28.8%。
0篇的36人,占15%。
大家可以对比以上数据,看看自已大概处于什么样的发文量区间,也可以据此判断自已属于什么体裁的作者。
接下来,依据第一篇文章的作者分类,分别看看224名文章类和类作者的具体数据:
84位文章类作者:一周内共计发文949篇,平均11.3篇。
发文章20篇以上的13人,占15.5%。
20至10篇的25人,占29.8%。
10至5篇的23人,占27.4%。
5篇以下的23人,占27.4%。
具体为:
①5万粉丝量以上的作者:19人,平均发文10.1篇。
②1万至5万粉丝量的作者:16人,平均发文12.6篇。
③5千至1万粉丝量的作者:7人,平均发文14.7篇。
④1千至5千粉丝量的作者:24人,平均发文13.7篇。
⑤1千以下粉丝量的作者:18人,平均发文6.9篇。
初步结论:①全体作者文章创作均数5.2篇,文章类作者创作均数11.3篇。结合粉丝量对应数,可以调整自己的发文数量。
②文章发布量,呈三角趋势分布,1万粉左右是分水岭,在此之前需要数量的积累,之后可以根据质量进行调整。
③大部分作者发文量都在中位数以上,辛勤创作オ可能有所回报。
140位微类作者:一周内共计发文3686篇,平均26.3篇。
发文章60篇以上的14人,占10%。
60至40篇的17人,占12.1%。
40篇至30篇的19人,占13.6%。
30至20篇的22人,占15.7%。
20至10篇的39人,占27.9%。
10篇以下的29人,占20.7%。
5篇以下的23人,占27.4%。
具体为:
①5万粉丝量以上的作者:12人,平均发文38.4篇。
②1万至5万粉丝量的作者:28人,平均发文35.3篇。
③5千至1万粉丝量的作者:21人,平均发文26.7篇。
④1千至5千粉丝量的作者:43人,平均发文23.9篇。
⑤1千以下粉丝量的作者:36人,平均发文18.0篇。
初步结论:①全体作者微创作均数18.3篇,微类作者创作均数26.3篇。结合粉丝量对应数,可以调整自己的发文数量。
②微发布量,呈线性增长趋势,即使是粉丝量增加后,大部分作者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发文频率,以数量和质量共同取胜。
③5千粉以下作者发文量低于中位数,应当持续加强磨炼,而后根据个人实际稳定增加发文量。
一些启示:根据上述数据,对于娱乐、躺平的作者来说,可以随性而发。
对于有所追求的作者来说,有必要根据自已专注的体裁和时间,适当调整自己的发文量。
无论是文章还是微,都需要前期的积累,如果连基础量都达不到,那么对于收获也应该放平心态。
各层级都不乏以质量取胜的优质作者,到底怎么发、发多少,还要依据实际而定。
顶尖的创作者属于少数,大部分创作者依然需要稳定的作品输出量,来谋求稳定的收益。
二、作者发什么作品
因为不少作者的发文,并不是完全垂直的,再加上个人辨别力有限,只能依据作者认证、个人判断来划分作者的领域。
为此,我主要统计万粉以上的76名作者,和部分万粉以下的高展现量、高阅读量作者:
10万粉丝量的作者共计26位。其中:
12位微类作者中:①平均展现量前三位,2人是法律类、1人为纪检评论,均有专业资质。
②平均展现量后三位,1人是心理健康类,发文断断续续,另2人都是发满70条,且涉及文学、生活、法律、国际时事等多领域。
14位文章类作者中:①平均阅读量前三的,全部为历史人物、事件类作者。
②平均阅读量后四位,涉及职场、历史、教育、娱乐、体育、文学、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什么都在写。
10至2万粉丝量的作者共计27位。其中:
15位微类作者中:①平均展现量前三的,2人为“网红作者”,均是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奇事为主,1人围绕城市、美食等系列图片做分享。②平均展现量后三位,为美图加软文、创作日常等。
12位文章类作者中:①平均阅读量前三的,分别围绕军事历史人物、体育人物、娱乐圈人物故事。②平均阅读量后三位,分别围绕动漫、打油诗、人生感悟。
2至1万粉丝量的作者共计23位。其中:
14位微类作者中:①平均展现量前三位,分别围绕新奇图片、工地趣事、创业亏损等故事。②平均展现量后三位,分别围绕美女自拍、职场故事、原创诗词、生活感悟。
9为文章类作者中:①平均阅读量前三位,分别围绕历史人物、茶叶行业、社会热点等内容。②平均阅读量后三位,分别围绕写作感悟、美女图片、生活故事等内容。
1万粉以下的作者选取了12人。其中:
8位微类作者中:最高平均展现量26万,最低9万,平均展现量13.1万。有三人发文量少于5篇,均为单点爆发,涉及俄乌冲突、单身女性、找男朋友等
另外5人平均发文23.4篇,其中1人为老照片加背后故事,另外3人都是围绕社会领域,以新奇图片加社会、周边的热事、奇事、趣事做分享。
4位文章类作者中:最高平均阅读量6.5万,最低1.2万,平均阅读量3.1万。其中,2人发文均围绕搞笑图片、回复、吐槽合集,1人围绕娱乐圈美女图片,1人围绕社会生活家长里短的稀奇事。
从以上12名万粉以下作者的情况看,搞笑娱乐类、社会热点类、吸睛图片类和日常生活的有趣故事,比较能够脱颖而出。
初步结论:①作品垂直很重要。
②讲故事比讲感悟更有市场。
③精彩的图片比文字更有吸引力。
④新奇事比追热点更讨喜。
⑤个人喜好不等于他人喜好。
⑥身边的趣事加工得好也很出彩。
⑦专业资质的人讲专业的事很厉害。
⑧除了专业差距,大部分作品的差距都来源于标题、图片和讲故事、吊胃口的能力。
一些启示:①对于大部分作者来说,过千粉以后最好围绕个人擅长、喜好的一个领域,长期研究、垂直发文,高粉丝量作者也存在各领域发文、不垂直的问题。
②有不少作者的文章、微都是发的美女图片,展现、阅读量都不低,但很难迈向更高层级。
③无论发什么内容,最好都是有附加属性的,例如新奇图片+故事、美图+软文、案例+解读、段子+动图等等。
④如果没有特长,可以试着挖掘社会、生活、身边的奇事、趣事、怪事、乐事,或者试着弄点搞笑段子、精美图片吧。
⑤无论什么作品都是要输出给观众,自已感兴趣的是自得其乐,别人感兴趣的オ是创作输出。
⑥一句吐槽,文字既高贵又廉价,那些发美女套图的作者数据,让我等码字工,极其汗颜。
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觉得有收获的,烦请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对数据分析有疑问、看法、意见的请留言讨论。
后续,我将围绕发文质量、爆款、流量、收益继续展开分析,欢迎友友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