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数据分析】南京疫情数据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导 读
自7月20号以来的南京疫情惊动全国,牵动着政府和南京900多万民众的心。疫情发生后,由于一直缺少对疫情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的深度分析解读,使得政府和社会大众对当前疫情发展状况感到迷茫和恐慌。为了帮助政府和社会大众尽快了解本次疫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降低社会大众的焦虑情绪,减少不必要的恐慌,今天起我们开始对南京疫情进行数据分析以及疫情发展趋势预测。截止7月28号24点的数据分析显示,本次南京疫情主要集中在围绕禄口机场的江宁和溧水区,感染总数为158例,占全市173例的91.3%,南京其他区域的感染人数共计15人,占比8.7%。这个结果显示,南京本次疫情感染人员主要集中在毗邻南京禄口机场的江宁区和溧水区,并未在南京其他区域尤其其他主城区造成大范围传播感染。进一步,我们预测,在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流调追踪和拉网式全员检测防控措施下,后期南京外部疫情将快速下降,并大概率将在8月5-7号前后基本结束,最终南京本土疫情规模将在250-300人左右。我们相信南京疫情将很快能得到完全控制!疫情数据分析预测
武汉疫情后,我们连续发布了近百篇疫情大数据分析报告,准确分析预测了国内外疫情状况与发展趋势,尤其准确预测了国内疫情结束时间点和疫情规模,用大数据技术,为科学精准疫情防控以及各地的及时复工复产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决策依据。
7月20日以来,南京因禄口机场管控疏漏,造成外部输入性疫情的传播和一定范围的扩散。此次南京疫情惊动全国,牵动着政府和南京900多万民众的心。疫情发生后,虽然政府每天发布疫情数据和具体病例流调信息,媒体也铺天盖地、连篇累牍地转发相关新闻报道,但由于一直缺少对疫情发展现状和后期发展态势的深度分析解读,使得政府和社会大众对疫情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感到茫然,社会大众开始出现恐慌情绪,并开始出现过度防控趋势。
在发现疫情后,江苏和南京省市政府部门及时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基于流调追踪分析对感染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了迅速排查,同时在全市范围进行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经过病毒检测,已经确认本次疫情为传染性较强的德尔塔变异病毒。
与此同时,由于在短时间内造成一定数量和在一定范围的交叉传播和感染,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本次疫情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在南京市不少地方以及全省其他城市,开始出现不必要的过度恐慌以及过度防控。
为了帮助政府和社会大众尽快了解本次疫情的实际情况,了解后期的疫情发展趋势,减少不必要的恐慌,稳定人心和社会秩序,降低社会大众的焦虑情绪,今天起我们开始对南京疫情进行数据分析,并就政府和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疫情后期发展趋势和疫情规模进行预测。
自疫情发生后20号以来,南京日新增和累计病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南京每日新增与累计病例数据表
7月28日,南京范围新增确诊病例18例,从27日47例较大幅度的新增数量,开始出现大幅的下降。截止28号24点,南京累计确诊和无症状感染人数为173例,其中,轻型78例,普通型86例,重型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在所有173例感染者中,江宁区147例,溧水区11例,建邺区4例、鼓楼区3例,秦淮区、雨花台区、高淳区各2例,玄武区、栖霞区各1例。观察上述数据可知,本次疫情的传播,主要集中在毗邻疫情发生源头南京禄口机场的周边地区,江宁区和溧水区,确诊和无症状感染总数为158例,占全市全部173例的91.3%,南京其他区域的感染人数共计15人,占比8.7%。由此可见,本次疫情虽然造成一定范围一定数量的传播感染,但是,感染人员主要集中在毗邻疫情发生源头南京禄口机场的江宁区和溧水区,并未在南京其他区域尤其其他主城区造成大范围传播感染。进一步的疫情流调信息显示,感染人群中绝大多数是禄口机场相关清洁、搬运、客舱、地勤等工作人员,以及这些工作人员密切接触的家属成员,疫情呈现较为集中的围绕禄口机场周边的区域聚集性传播感染特点。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今天(29号)凌晨微博发文中分析认为,本次南京疫情主要表现为与禄口机场相关感染人员的聚集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禄口相关周边地区,南京其他区域并未出现较多没有源头的社区病例,并未出现其他区域的大范围扩散。因此,我们近几天的分析结论与医学专家张文宏的观点基本一致。关于政府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和焦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南京疫情后期发展态势如何,会不会造成疫情失控和大规模传播感染,以及本次南京本土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图1.南京疫情日新增病例统计与发展趋势预测
图2. 南京疫情累计病例统计与发展趋势预测
我们在图1中做了疫情后期发展趋势预测。南京市政府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密切流调追踪隔离和拉网式全员核酸检测措施,25号公布的第一轮全员检测统计结果显示,共排查出57例感染病例。第二轮全员检测统计结果数据尚未见公布。近期正在开始第三轮全员检测。全员检测是一个强力性的拉网排查措施,可无遗漏地实现流调追踪难以发现的感染病例。我们认为,第一和第二轮全员检测,能够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感染病例应检尽检,尽收尽收,而第三轮检测主要是对少量遗漏的或者第二三代传播后的潜在感染者进行拉网排查,同时也起到一个对全市外部疫情是否已经稳定的核实确认作用。根据目前的疫情数据,结合所实施的强力防控措施实施情况,我们昨天(28号)做了基本预测判断:27号日新增47例,大概率会成为本次南京本土疫情的高峰和拐点。好的迹象是,今天公布的28号的日新增病例数据(18例),出现了我们昨天预期的显著大幅下降。如果后几天疫情走势能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基本就可以确认我们对于拐点的预测。我们认为,由于近一周内,政府迅速采取了强有力的流调追踪和拉网式全员核算检测措施,后几天全市范围内的感染人员将应收尽收,日新增感染病例将快速下降。初步预测判断,如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如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等),南京外部疫情,大概率将在一周至10天左右基本结束,快则8月5号慢则7、8号前后,日新增将下降到零星几个甚至接近于零,且南京本土最终累计病例将在250-300人左右。疫情态势分析与建议
本次疫情发生后,因前期禄口机场管理疏忽,造成海外输入病毒在机场工作人员中的传播,并引起在工作人员家属和附近区域的聚集性传播,甚至造成5省其他区域范围内的少量传播。由于本次疫情发生较为突然且发现有所滞后,给政府和社会大众带来较大的震动和心理冲击,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疫情发生后,由于一直缺少像张文宏这样医学专家的深度分析解读,也缺少基于数据分析的分析研判,使得政府和社会大众对疫情现状和发展趋势感到很茫然,在媒体的作用下,政府和社会大众开始出现恐慌情绪,社会开始出现过度防控的趋势,并一度担心疫情会不会在更大范围失控,怀疑疫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为了消除政府和大众的上述疑虑,为此,基于我们近几天的数据分析和对于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的分析研判,对于本次南京本土疫情,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观点和建议。这些近期通过分析观察所总结、并在朋友圈中多次分享的观点和判断,与张文宏医生今天的微信发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基本一致。
(1)本次疫情并未造成全市大范围传播感染。本次疫情虽然造成一定范围一定数量的传播感染,但是,感染人员主要集中在毗邻疫情发生源头南京禄口机场的江宁区和溧水区,并未在南京其他区域尤其其他主城区造成大范围传播感染。
(2) 强力防控措施下南京疫情将很快得到完全控制。南京目前已经采取了严格的流调追踪与多轮全员检测拉网式防控措施,我们认为,不出意外的话,后几天全市范围内的感染人员将应收尽收,日新增感染病例将快速下降,南京疫情将在一两周左右的时间内得到完全控制,对此应该有信心。
(3)冷静面对疫情,避免过度恐慌。由于前期疫情的意外突发和一定范围的快速传播,政府和社会大众出现了一些恐慌。但是,如同张文宏医生所强调的,目前这个阶段最需要冷静,不必过度恐慌,要严格遵循防控策略,完成有效防控,度过疫情结束前近几天的难关。有意思的现象是,实际上国内各个大城市一直以来都有很多海外输入病例,政府和社会大众似乎对此已习以为常,很少关注,也不会为此觉得恐慌。但对于国内一旦出现局部疫情,就变得十分敏感、紧张和恐慌。虽然说海外输入病例一进关就会被隔离,但并不是说就很保险,并不是海外输入病例就能完全得到控制,不会在国内传播。恰恰相反,去年以来国内多处局部疫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各种形式海外输入病情所造成的。既然我们能平淡冷静面对一直存在的海外输入病情,以今天强大的流调追踪和拉网式全员检测能力以及疫苗保障,为什么不能冷静面对国内偶尔出现的局部疫情呢?这还是一个政府与社会大众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并不是说局部疫情本身就一定真的那么恐怖和可怕。
(4)避免过度防控,注意社会生产生活与疫情防控之间的统筹平衡。建议政府和社会大众避免因过度恐慌而造成过度防控,注意在尽可能保持正常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进行严格防控,实现社会生产生活与疫情防控之间的统筹平衡,避免因过度防控造成疫后地方经济重创的次生灾害。近几天南京很多地方以及省内其他城市,城乡开始出现过度防控,恢复到武汉疫情期间的封城、封路、封小区的紧张和恐慌状态。显然以目前的流调追踪和强大的拉网式检测能力以及疫苗保障,即使现在的德尔塔病毒比之前传染性更强,但现在的检测对治防控能力和经验,与武汉疫情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可不必像武汉疫情时那样过度恐慌,到处封路封区,造成对社会生活和生产秩序的过度扰乱,造成疫后的重大经济损害,忙完疫情防控之后又要忙生产和经济恢复。
(5)加大力量严防严控海外疫情输入。本次南京疫情是海外输入疫情管控松弛所造成。疫情发生后,在全市排查和全员检测方面,吸引了大家全部的目光和关注度,也在全国造成很大影响,而轻视了另外一个更为重要、需要呼吁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对海外输入疫情的严防严控。在2020年初国内疫情基本结束、国外疫情爆发并开始有海外输入病例倒灌国内后,我们每期疫情分析报告都提醒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珍惜国内控制平稳的大好形势,严防海外输入病例,避免“对外松、对内紧”的防控做法,避免“外人感冒、国人打针吃药”的不合理状况,一面对外输入控制不严,一面让国内一旦发生海外输入传播,就不惜一切代价,对整个国内社会和大众大规模严控严查,耗费巨大的资源和代价,承担对外防控不严的后果,这显然是极不合理的,也是对国人极不公平的。但是,此后国内多次多地发生的局部疫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由于海外疫情输入人员或货物引起的传播,结果导致整个社会耗费巨大的资源和损失,来消除海外输入疫情造成的后果,南京这次疫情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再次呼吁,国家和各地政府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严格控制海外输入疫情源头,而不能放松管控,然后不惜一切代价让国人承受后果,造成社会经济秩序动荡和损害。
(6)建立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思想准备和理念,建立长期化、常态化、精准化的疫情防控机制。我们认为,从客观的生物医学科学角度和海外疫情泛滥的现实情况看,建议政府和社会大众要建立对疫情和病毒的正确认知,建立合理的疫情防控理念。首先,新冠病毒不可能彻底消除,海外病毒输入也难以绝对控制,因此,从防控理念和策略上,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大众,需要建立一种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思想准备,并由此建立一套长期化、常态化、精准化的防控机制,考虑社会生产生活与疫情防控的统筹平衡,在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下进行日常化的防控。一旦局部出现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结果,建议像上海做法那样,采取相应的合理有效和精准化的防控措施,避免一发生问题,就不惜代价采用休克式防控,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过度防控。在海外疫情和病毒难以彻底消除的现实状况下,以后不同地方甚至同一地方,完全有可能再次出现局部疫情反弹,我们难以每次都来一次不惜代价、休克或半休克式的处置,造成太大的负担和损失,这对于政府、社会和经济,长期而言,显然是负担不起的。
对于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思想和防控理念,张文宏医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我们曾经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是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彻底控制住本次南京本土的疫情,并期待外省市发生的与南京关联的少量疫情个案,也尽快能得到控制和消除。
【作者简介:黄宜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和PASA大数据实验室教授,江苏鸿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院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科协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侨创联盟副理事长兼电子专委会主任,江北新区侨联副主席,江北新区研创园侨联主席。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点击查看过往98期分析报告
(2020年1月28日-2021年4月18日)
【7】【数据分析】2月28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8】【数据分析】2月21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9】【数据分析】2月14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0】【数据分析】2月7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1】【数据分析】1月31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2】【数据分析】1月24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3】【数据分析】1月3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4】【数据分析】12月27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5】【数据分析】12月20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6】【数据分析】12月6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7】【数据分析】11月29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8】【数据分析】11月22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19】【数据分析】11月15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20】【数据分析】11月8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21】【数据分析】11月1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22】【数据分析】10月25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23】【数据分析】10月18号疫情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前期疫情分析报告,请关注公众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