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谈谈我觉得的数据可视化和交互式数据分析(交互在数据可视化中的作用)
最近看了一篇相关的文章,讲的是数据可视化和交互式数据分析,高可视性的可视化项目主要关注两个目的:带来灵感和帮助解释。然而,可视化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增加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这样的项目虽然不多见,但不代表不重要。
数据可视化的三个主要用途:
(1)激动人心
第一个用途是激励人们,让人们惊叹!但这种惊叹不仅仅是在肤浅的表面,而是真正让人们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美感和敬畏。可视化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将它们引入梦幻般的虚拟世界,将抽象概念转化为更有形的存在。
(2)解释现象
第二个用途是使用图形图表来说明一些复杂的想法,现象或过程。这是一个图形表现的领域:人类是视觉生物,所以一张图片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3)分析问题
第三个用途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用来解释问题同时增加对一些有趣现象的理解。当然,解释性可视化也有助于人们理解某些事物。但这里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解释性的可视化中,作者已经知道了可视化的内容(在执行了一些分析之后),而在分析学中,可视化的主要价值是帮助人们第一时间理解数据。
当时有关于一点需要数据分析的从业人员,多一些工具,少一点可视化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想要提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影响力量,并将其交给那些为我们解决重要问题的人,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分析工具而不是如何来制作数据可视化。构建下一个令人惊叹的图形可能很有趣、有启发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有用,但最终我认为我们需要为其他人构建工具,以帮助人们利用数据和可视化蕴含的全部力量。
说的简单点,就是如果是可以十分钟就可以用工具解决的事情,你愿意花半天来数据预处理,写代码来进行分析吗?答案不言而喻,你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充实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我上周了解到一个自助式分析的敏捷BI---豌豆BI,它定位是业务人员都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可是最吸引我的是它的下钻联动,让我在工作汇报的时候数据也不再是单调的数字。它让数据之间多了一些互动,一张报告上面的数据,也不再只是一堆数据而已,反而涵盖的数据和内容更多。
简言之,数据可视化的升级版是数据交互,你数据做的再漂亮,别人不理解也是无用功,作为人人都可以用的数据分析工具的豌豆BI做到了,还有更精彩的功能,还等待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