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BA每日评论】NBA数据统计分析的一些偏差和迷惑性(nba数据统计表)

NBA近十几年来倒是慢慢的热衷于数据分析、各种效率值、贡献值的计算公式。大家试图用看似科学、有理有据的数据来研究探讨NBA、以及NBA联盟中诸多球员的表现。数据分析的被越来越推崇和被看重当然不算是坏事情,因为人们的思维总是想追求对事物更清晰更明确的解释。印象流、以及所谓的专家空口白牙的评述,很多时候倒是真的与事实相差甚远。那些所谓的专家、还有一些名记时不时的会抛出一些不动脑子的论点,比如说两大持球手哈登和保罗的如何共存、比如当年巴克利常说的跳投大队永远赢不了冠军等等。很多从此类问题出发、肢解、分析出来的数据,倒是可以好好的回答这些没脑子的问题。有理有据的数据分析,当然很多时候要比满嘴瞎忽悠要靠谱的多。
不过数据分析也是容易有很多的漏洞的。于是在通过现有数据列出的各种效率值贡献值表现出的不合理,大家慢慢的还会更看重修正后的真实效率值。但这个修正,你凭什么去修正?不是说大家有没有资格去修正,而是说你修正的公式凭什么说是有效的、或是正确的?而且,各种效率值、贡献值大家都有自己计算的公式,也说不准到底哪家的公式更科学。还有一些数据分析是不被那些很好的应用数据分析的管理层、或是教练组人员所看重的。比如丹尼安吉前两天就说,球员的场上真实正负值毫无用处。二十年间一直带着马刺队长盛不衰的波波维奇,也没听说过怎么对数据分析看重,但马刺队依然在打着联盟中最稳定最有效的篮球。所以,数据分析在很多时候,更多的只有辅助和参考的作用。球员不是数据、场上的形势变化也不是数据,很多球场上的事情,都是不能靠数据量化来体现、分析、或者解决的。因为,变数太大,而太多的数据分析,更多时候还只是求稳定的平均值。
然而甚至平均值这个东西,很多时候都是不可信的。在NBA联盟中,时不时的会出现很多垃圾时间。而垃圾时间中球员们的表现,对于那些进入球队正常轮转里的主力球员们来说,这时的数据分析已经变得没多大用处。因为,这是非正常的比赛,球员们的努力程度至少都松懈了一半。那么,这非正常比赛时间里的球员表现,是应该从那些总数据里面割除的~或者单独列出垃圾时间里球员们各自表现的分析~因为非正常时间的球员已经不会愿意打出他们正常时间里的拼命表现。由此,许多追求稳定平均值的数据分析就需要有大大的修正。
而且,在球场中的很多数据,其实都是有作假嫌疑的。比如说这段日子我们一直嘲笑的威少的篮板、助攻和三双。得分不容易出现记录失误,但其他各项数据,其实都是容易出现各种偏差的。篮板方面,有威少和亚当斯的真实篮板球能力作证;助攻方面,其实助攻的记录都是由各个主场的记录员们记录的。有些似是而非的助攻,那些喜欢这个球员的记录员们非要给你记上,那你也没法说。国外有过专门的文章说明过这些问题。不仅是助攻、包括抢断和盖帽,都是有可能出现一定的记录偏差的。奥拉朱旺就有几次因为场边记录员的记录和联盟的数据审查意见相左,就丢掉了不知道一次还是两次盖帽四双。所以,数据这个东西,其实本身的准确性就有待质疑。
而且,再以助攻为论,助攻数和球员真实助攻能力的相互关系其实并不完全成正比。比如威少,虽然他暂时是联盟助攻王,但他并不算是一个如何好的助攻手和控场大师。一些不那么出名的替补控卫们,反倒是能够好好调理场上局势的。这也和抢断数、盖帽球多并不能证明这名球员的防守有多好一样。而且我总认为,一次传球能否算作助攻,其实和队友有没有投进球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控球者能够穿出好的空位球、或是好的错位球,而接球者也出手了这次好机会,那么,无论球进与否、得分与否,这都应该算是一次助攻。反倒是那些靠接球者个人能力投进的背锅球、高难度球,其实都不应该算是一次助攻。然而如今我们对助攻的记录还只是看控球者队友是否得分或进球。总体而言,数据和数据分析这些东西,很多时候你看一看就可以。总体的评估,还要在你自己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