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面板数据类型论文:某领域发展历程的实证研究模板(面板数据可以做什么分析工具)

2023-05-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之前,我们总是先聚焦研究问题,尤其是某一个小问题,因为大问题我们把握不住,政策把握不准,理论采用不准,还有实践状况总结不准。研究的深度就不够,提出的对策就流于形式,关键是缺乏人生经历,没有达到从政治角度看问题的水平和视野。

当我们对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事物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会明白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绝对的力量去改变和扭转什么。一切都只能顺势而为,这个势,其实可以理解为规律。

到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写较长时期的发展变化了,尤其是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现象或者某一个领域较长时期的变化。这种类型的文章,在多数人文社科中都要见到,其实理工科也有科技史研究,也是需要不断地总结某个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视角、研究成果等)的发展变化。有些学科例如马学科、哲学、政治学更喜欢抽象总结,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更喜欢使用数据实证,当然这些也都会相互交叉使用。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新的类型论文模板,如有相关选题的,可以试着模仿一下。当然,这个还是需要一定的数据统计分析基础。如果没有相关技术,可以寻找统计学的老师进行合作,自己应该做到会基本的数据处理,以及能看懂复杂数据处理的结果。至于数据建模、数据分析和结论分析,还是和其它人合作比较好。当然,如果你完全具备这些技能,那当然还是恭喜你。

一、标题

标题的模板一般是:基于A数据面板的B的发展历程研究,其中A为多少年某个数据库,例如2000-2022年世界银行数据面板;B为研究对象,例如金融衍生品。

这个模板还有很多变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正。我们从数据库中找几个,然后也试着随意模仿几个,仅供参考。

(1)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6个城市数据面板分析

(2)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2003—2008年全国统计数据面板

(3)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基于我国1995~2005年分省数据面板分析的实证研究

(4)城市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吗?——基于中国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5)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化肥减量的影响——基于全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双重检验

然后试着模仿几个:

(1)C9高校录取农村生源政策与趋势——基于教育部统计公报1978-202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2)高考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基于31个省市3000名大学生的十年跟踪调查

(3)21世纪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基于国家发改委2000-2021年面板数据

(4)中国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发展历程——基于浙中调查30年数据的分析

(5)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基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21年数据

这些标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使用了副标题。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强调过,如有可能坚决不使用副标题。而这个模板竟然都使用了副标题,说明这确实必要的。除了基于**数据,还有基于**视角,基于**理论,等等,这些副标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主标题的一部分,而不再使用副标题。那就是,转化之后,整个标题不会太长,或者影响了突出主要研究对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论文标题是:中国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演进历程及趋势研究 ——基于 30 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二、摘要

这种类型的论文,摘要也与常规论文有所不同。基本格式如下:

根据某种理论,采用某个数据,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第一个结论;(2)第二个结论;(3)第三个结论;(4)第四个结论。进而总结出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或者规律或者表现:(1)第一个表现;(2)第二个表现;(3)第三个表现。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A、B、C、D等建议。

我们把原文的摘要也摘抄过来,供大家参考。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自主研发的“中国乡村旅游政策大数据监测网络平台”,全面搜集了 1989~2018 年中国政府颁布的乡村旅游政策文件,按照“数量-结构-主体-内容-体系”的政策分析框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从中揭示出乡村旅游政策体系演进的特征:政策数量和结构与乡村旅游的阶段发展特征相匹配,政策导向与干预内容始终与国家战略目标相契合,政策体系正在初步构建;政策发文主体层级逐步上升、发文部门日趋多元,政策统领性、协同性不断增强,但仍存在顾此失彼的部分“政策洞”,实施效率也有待提高。基于此,本研究反思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对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趋势走向进行了预测推演,由此提出了政策制定系统化、政策运行标准化、政策落地绩效化、政策反馈双向化等四项建议。

摘要虽然没有完全与总结的模板一样,但是也基本上属于这个套路。里面还有“本文”“本研究”等表述,这在经管学科可能还有,这些学科可能还不在意这些。而在马学科、政治学、社会学等反正卷的比较刻板,真是字字珠玑,惜墨如金。反正投稿的人那么多,毛病总要一个一个挑,一个字都不会放过。

原本论文更多的是看思想,看方法,看数据,现在连格式都规范化了。没有办法,接受吧。

三、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这种类型的论文,一定会有这样一个部分,有些是将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各自为一部分,有些合在一起,根据实际需要布局即可。

之前,我们说过,凡是有“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的是高水平论文的标志。这仅仅是一个标志,并不是说没有这样的一个部分的论文,就不是高水平论文,而是说有了这个部分,就有了一定的意识,这个意识很关键。

作者是以多年来研究对象的政策变迁为起点,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梳理。

接下来,作者自己找到了一个方式处理文献综述,分为两个方面。文献综述的核心,就是你要找到一个角度对文献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分类的原则依次进行相关研究进展的介绍。这叫做文献综述,如果你既不分类,也不梳理,就把文献逐个列举,这叫做文献综抄,是最低级的处理方式。

四、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般情况下,采用数据分析的都需要交待数据来源,如果是采用官方数据,也需要简单交代。

研究方法或者研究设计,才是关键。有时我们也称之为建模,但是论文中还是使用规范的表述。建模的关键是梳理清楚研究对象的逻辑关系,选取最合适的影响因子(影响指标),既不能漏掉有明显影响关系的因子,也不能增加可能没有实际影响的因子。对于接受过社会调查课程或者计算机逻辑建模或者统计学数据分析的人,应该会比较专业,而其他人可能需要认真地找到相关内容学习一下。

五、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这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使用并列式即将研究对象分为几个方面,按照二级标题的方式逐个分析和数据检验。

数据分析之后,一般都会有一个问题或者特征或者表现的质性研究。外文期刊当然一般不会单独有这样一个部分,而是在数据分析的时候同步展现出来。

六、政策建议或者对策

最后一部分往往都是对策,对策当然要注意与问题一一对应。如果不是对应关系,也应该梳理出几个最核心的方面进行论述。不论给谁提建议和对策,切忌泛泛而谈,一定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当然,外文一般不喜欢对策,一般是结论,并且结论部分很短。

这篇论文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模板,发表在2019年的《农业经济问题》上,版面达到了20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