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借鉴毕业生:复旦大学,15年至21年就业数据对比,看就业趋势变化(复旦大学毕业mv2020)

2023-05-2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复旦大学作为我国著名985高校,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是拥有文理医工的一流综合性大学。

学校录取分数高居全国第三,能被录取者均是学霸级的存在。我们来看一下,名校学生职业选择的爱好变化,可以从中看出过去几年,就业市场的变化。

复旦是文理医强势,工科略弱的综合大学,因此与清华、上交这种工科强势的大学就业趋势会有所不同。原本是想看一下清北的变化的,清北这两年数据公布的非常粗略,只好放弃。

一、扩招明显

2015届本硕博毕业生共7453人,本科毕业生 2647 人,硕士毕业生 3458 人,博士毕业生 1348 人。

2021届毕业生共10054人。本科毕业生3225人,硕士毕业生5297人,博士毕业生1532人。

学生数量6年间增长34.9%,其中本科增长21.8%,硕士增长53.2%。硕士生的扩招最为明显,而硕士又是就业的主力军。

这种扩招同样发生在其他华东五校、航开济、中九、其余985等名校身上。名校人数扩招,使得名校毕业生数量大增。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肯定会优先录用名校学生,这就使得较好的岗位基本被名校学生占据,非名校的就业形势会受到冲击。

二、就业行业变换

我们来看一下复旦毕业生在就业行业趋势上的变化。

2015年,前三位的行业是:金融占20.9%、医疗占20.5%、IT占14.5%,合计:55.9%,,合计:其中金融行业位居第一就业行业。

2021年,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5.19%,医疗14.7%,金融占13.87%,合计43.76%。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偏好度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学生就业更加多元化,前三名行业占比下降12%,不再一窝蜂地集中于某个行业。6年前的金融高居榜首,如今退居第三,而且比例由20.5%下降到13.9%,下降非常厉害。

金融就业比例的变化,也折射出近些年非清北复交人以外的金融类院校录取分有所下降的原因。

而IT行业,复旦学生的变动不大。15年占比14.5%,21年占比13.8%,相差无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IT行业前6年的就业平稳度。

三、重点就业单位巨变

2015年,复旦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前15名以4大会计公司、银行为主。IT及电子信息类出现了3家,华为77人,同腾讯19人,阿里巴巴19人。

2021年,重点就业单位前15名以IT及电子信息类、教育类为主。华为132、字节106,阿里巴巴84,腾讯74,另外还有庞大的、网易、美团等。

可以看出重点就业单位发生巨大变化,15年,4大会计公司、银行是复旦的座上宾,而21年就消失不见了,这与行业薪酬、工作强度等等密切相关。

虽然IT及电子信息类就业比例没有变化,但重点就业单位发生了巨变,15年比较分散,而21年就集中到了几个主要大厂身上。

四、就业单位性质变化很大

2015年重点行业:国企20.8%、医疗20.6%、三资20.3%,占据前三,行业比较集中,公务员只占4.2%。

2021年重点行业:三资19%,国企15.3%,医疗14.7%,占据前三,行业分散不再集中,公务员占比6.89%。

从行业趋势来看,前三名没有变化,但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15年前三个行业占据61.7%,而21年只占49%。

三个行业变化最小的是三资企业,比较符合上海经济中心,外资发达的特点。

前三名分散出来的数据似乎走到了其他行业,公务员占比从4.2%提高到了6.9%,高等院校占比从4.37%一下子提高到了9.6%,愿意进高等院校任职的比例提高了一倍多。

五、就业地域变化

2015年,前3名就业地区为:上海73.6%,北京3.61%,广东3.37%,合计80.6%。

2021年,前3名就业地区为:上海69.53%,广东5.86%,北京5.45%,合计80.8%。

可以看出,前三名就业总量没有变化,复旦学生就业第一选择依然是北上广一线地区。但上海就业比例呈现下降,广东、北京呈现上升趋势,就业地域有多样化趋势。

六、本科深造变化大

2015年,本科生深造率65%,其中境内33.2%,留学31.8%.

2021年,本科生深造率64.34%,其中境内47%,留学17.3%。

可以看出,复旦本科生以升学深造为主,深造率没有变化,但在境内读研还是境外留学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境外留学出现较大滑坡,可能与疫情和中美大环境有关。

2015届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总人数84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 的31.89%。其中,共有333人被世界排名前50位的境外高校(按照《泰 晤士报》最新排名)录取,占出国深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9.45%。

2021届本科毕业生,以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为准,赴排名前50名的境外高校深造的本科生有348人,占出国出境深造本科生的62.25%。

可以看出随着复旦近些年实力的增强,排名的提升,国外认可度大幅提升,前50名高校的录取比例由39.45%提高到了62%。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学的扩招,现在稍微好点的岗位都需要研究生才好就业,基本上研究生成了就业标配。即使选调,现在大部分市级以上的定向选调都限制了硕士学历,而本科只是面向乡镇的普通选调岗位。

即使强如清华北大复旦这样的学校,他们的本科生也是65-75%选择深造。

考上大学只是起点,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能否进入名校读研才是重点。而进入名校读研的主要途径就是保研。

关注如何在大学四年进行学习规划,从而顺利保研深造的,请看发的11篇专栏文章,例如:大学规划:如何制定4年学习规划,避拉分陷阱,保研、留学名校(附表格模板)

七、复旦简介

复旦是我国著名高校,一直是top3的有力争夺者。学校共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个校区,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第五个校区是青浦校区。

文理医强势,尤其是金融、医学等声名显赫。工科虽然规模不大,但部分学科极强,例如微电子学等等,是国内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唯一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入选者。

复旦管院、泛海等等是国内商科王牌,能在其中读研者都是国内各校的顶尖学生,以保研生为主。

小结:复旦作为我国著名高校,其就业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性。体制内、高校就业比例上升,金融行业比例下降,体现出一定的求稳性。就业集中度高的行业比例持续下降,呈现多样性。本科深造比例一直维持在65%左右,说明名校学生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学历贬值化的问题。

请关注、点赞和收藏,会经常分享各校就业分析及有价值信息,前面已经分享过不少。

备注:文中除表格外的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在此致谢。上文仅为个人粗浅观点,难免有错误之处,仅供参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