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如何做数据分析,落地拆解两步法(多选题如何做数据分析)
这两年,随着大数据、精益化运营、增长黑客等概念的传播,数据分析的思维越来越深入人心。处于互联网最前沿的产品经理们接触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但是却一直困扰于如何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并不要求像专业的分析师一样进行数据分析,因为产品经理本身擅长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分析师所擅长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更好的帮助产品经理及时发现问题。
数据分析的价值
产品经理不能为了数据分析而分析,而要将落脚点放到产品和用户上。数据分析应该帮助产品经理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迭代,驱动产品和用户增长。
一、设定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一份整体的数据,相当于你的体检报告,透过数据看出问题的本质。指标体系有统一认知,确定一个共同的语言基础,和监控业务的健康程度,洞察分析问题,评估试验效果,辅助战略决策。
首先要挖掘业务含义、制定分析计划、从分析计划中拆分出需要的数据、再根据数据分析的手段提炼业务洞察,最终产出商业决策。
业务目标:要知道产品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以及用户使用、购买产品的目标以及产品满足了用户的什么诉求
业务策略:为了达成目标所采取的策略(用户在什么时候感到诉求被满足)
业务质量:规划指标体系,追踪产品是否有效满足了用户的诉求,达成了业务目标
拆分查询数据
根据各个渠道追踪流量、落地页停留时间、落地页跳出率、网站访问深度以及订单类型数据,进行用户分群。
提炼业务洞察
在不同渠道进行投放时,要根据 KPI 的变化,推测业务含义。比如谷歌渠道的效果不好,可能因为谷歌大部分的流量在海外,可能会造成转化率低。而金山网络联盟有很多展示位置,要持续监测不同位置的效果,做出最后判断。
产出商业决策
最后根据数据洞察,指导渠道的投放决策。比如停止谷歌渠道的投放,继续跟进金山网络联盟进行评估,而落地也要根据数据指标持续地进行优化。
二、用户分析
概括性分析会员购物状态,重点在于本周新增了多少会员,新增会员购物比率是否高于总体水平。如果你的注册会员购物比率很高,那引导新会员注册不失为提高销售额的好方法。
会员复购率:1次购物比例、2次购物比例、3次购物比例、4次购物比例、5次购物比例、6次购物比例;从0到1设计千万用户量级产品,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飞速增长。在“产品——数据——结论”的不断循环中,我们不断用数据来优化我们的产品,加快产品迭代的步伐、提升用户体验。
很多人觉得,做数据产品经理就没有必要掌握数据分析相关技能了,终于可以远离了枯燥的数据分析工作。如果真这么觉得,那么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好的数据产品经理,不仅要有产品sense,还要有好的分析思路,因为一个数据产品需求大部分都是由分析需求固化而来的。很多时候,数据产品和分析是分不开的,一个好的数据产品经理,要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框架和方法,才能使做出来的数据产品让数据分析师和业务人员使用更顺手,更贴近业务。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一般都会先想一下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一般有常规分析、统计模型分析以及自建模型分析。掌握这三种分析思路,就能解决大部分分析需求,并根据分析需求固化为数据产品。
在讲需求的时候适用的推导逻辑是:
我们为什么做这个需求,这个需求的背景,是需求收益一致的。
我们为什么能达到这个收益,陈述方案及方案推导过程是什么样的,
用户场景——>用户遇到的问题,即产生的需求——>我们选择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解决方案(竞品如何满足,我们如何满足)——>最后陈述我们的收益预估逻辑——>成本——>里程碑拆解。
这种一步步推导的方式容易让听众跟上陈述者的思路,听众的体验会比较好,整个过程就会很顺利。
另一个好处是,即使有些听众有异议,也可以询问哪里不清楚来定位环节讨论,不会稀里糊涂整体推翻,也能帮助新人产品经理查漏补缺,快速成长。
微擎商学院特约讲师——Lisa老师
这节课Lisa老师从产品经理必学的数据分析课进行分析,包含认知,盘点产品经理在数据分析中长踩的坑,提升: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满足产品工作实际场景。落地:拆解“ 二分法” “漏斗模型”等实用工具,分析产品经理必学的数据分析课程,数据分析应该以业务场景为起始思考点,以业务决策作为终点。基本思路分为以下“四步”
1.数据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
2.数据分析五步法
3.行业案例拆解分析
4.实战分析作业修改
怎么才能达到收益,用户场景非常重要,考虑场景时,需求先行,场景是需求的起源,让数据驱动业务增长五部曲:设定目标 —— 感知问题 —— 提出假说 —— 分析数据 —— 快速实验,五个步骤,数据分析的核心并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选取的意义、有价值的数据指标。合适的指标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反之难以得出结论,甚至是得出错误的结论。针对分析目的,提出了一下衡量指标:
推广能力:新增用户、新增占比、年龄属性、用户来源
线索数 = 新增转化率,线索指数用户授权留下的号码数
产品质量指标:访问时长、分享次数、转化率,对于测评类小程序来说,是常规的指标,
如:用户留存、访问深度等不适用于小程序的情况
在选择数据表征时,选择的数据能够充分代表假说中变量的内涵;误区:总用户不能代表增长
选择的数据尽量是用户客观行为数据而非主观态度数据;误区:自己或用户打分数据
选择的数据是不会被记录或容易获取的;误区:想要再找一些几乎找不到的数据。
Lisa讲师课程介绍
转化漏斗分析,找到用户的行为路径和数据分析的核心目标,确认整个流程中有问题的部分进行优化,提高整体转化。期间可以同时使用趋势分析、数据拆分和数据对比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常用于交易系统、广告系统等有明显递进关系的路径。
比如某酒店管理系统的新客推广,对于推广成功,我们的定义是用户在系统里填写了客房信息(这个定义很关键,根据你的业务目标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行为,并保证这个目标行为确实能帮助你达到业务目标)
我们会对新用户的路径进行研究和确认,推广过程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我们可以选定官网引流的路径进行研究,看每一个页面的关键操作的转化率,如今日官网,到注册账号,然后是打开管理系统,设置酒店信息,然后设置房间信息,每一步的转化率如何,折损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提升空间,从分析中发现问题,比如是否操作路径不清晰,是否内容不充分无法帮助用户决策,是否价格问题等等,然后根据问题输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产品方向的决策是决定产品成败的重要因素,学会用数据发现问题、发现需求、验证猜想、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