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数据引擎,让防灾减灾更“智慧”(数据引擎是什么意思)

2023-10-2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三年多来,我省坚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部署,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统筹考虑短期应用和长期布局,采集约1307万项调查数据,完成9个领域风险普查,构建全灾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动态数据库和灾害风险评估示范应用系统,评估与区划、普查成果应用、技术平台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安全治理模式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型。

根据我省灾害特点,省普查办开发临灾风险快速评估系统,利用普查数据,优先开发“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链风险评估模型。以往气象部门等单灾种部门的模型多侧重致灾因子,而此系统充分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以及减灾资源与能力,实现台风登陆前72小时的滚动,为台风灾害链的应急疏散、人员转移、物资调配和救灾抢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福州、南平、武夷新区等地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利用普查成果及时动态更新各部门的调查数据,并接入燃气、给排水、热力、桥梁、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消防、交通、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安全等信息,以实现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快速展现、上传下达的支撑能力,开展风险监测和分析预警,实现应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和灾前、灾中、灾后的分层级管理。南安市构建普查成果应用“一张图”,对接市网格办开发应急救援模块,将普查地灾点、危化企业、救灾队伍、物资储备、避灾点等数据纳入市网格数据库,在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紧急避险、物资调拨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气象局根据预报结论和观测数据,准确预估台风“卢碧”的中高风险地区,与实际灾情相吻合,为各级政府开展防御工作提供精细化的技术支撑。福州市气象局基于“气象精灵”数字气象服务平台,融合普查数据赋能,研发“福州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系统”“福州地铁气象服务系统”“福州旅游气象服务系统”“福州特色农业服务系统”等模块,以暴雨灾害为切入点开展气象风险预警应用,为防范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省海洋与渔业局建设福建省湾区专题数据中心,以此为基础构建多业务、多信息、多系统融合的湾区防灾减灾综合业务平台,提供丰富的湾区信息产品服务,达到湾区风险防范更科学、应急响应更高效、经济服务更到位的目标。

福州市住建系统研发“一房一档”房屋管理平台。并将此次普查成果与管理业务相结合,建立常态化网格巡检模式,实时掌握全市各区域房屋建筑数量、拆迁房屋范围、隐患房屋分布等信息,用数字技术保障城乡房屋结构安全。

  (黄丽丹 颜思琳)

  (福建省第一次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