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个税清缴(2023年)教程:升级版,终极带飞!(2021年个税汇算清缴操作步骤)

2023-11-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作者:布宜诺斯艾利斯M

  前言:宝藏级干货,建议【收藏】!

作为一名资深的财务人员,Messi从2019年-2022年每年更新一篇攻略,累计帮几万值友退税,今年继续帮大家合法“挣钱”,今年又有升级哦!强烈建议先【收藏!收藏!收藏!】

  2023(2022年度)阅读导航:

  【1】日常填报+专项新解

  【2】终极申报—5条细节,你不能错过!

  【3】专业级解答——常见问题

【1】新手必看,专项附加扣除:2023比去年新增一项

  常规申报和前六项专项扣除,去年的文章【新手必看】,非常详细,今年基本没有变动。

“Messi白话: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新增】:自2022年1月1日起(注意这个时间段),0-3岁,1个1000元,3个3000,可一人扣100%,也可夫妻各摊50%。

  【2】终极申报:5条细节,快上车!

  Messi在上年年终奖选择大法的基础上,继续深挖细节,就为了帮你多退点(

  三连支持下,不过分吧

  )。

(1)、年终奖选择——大胆选最优

  这两年,如果你的单位有给你年终奖单独计税申报,选择其中一种,你能退税/少补税的。

  (2)、【新增】:你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对吗,怎么正确年中变更?

明明有3万6专项附加扣除,怎么只显示2万多???(赶紧检查下你的!!),仔细一看,是升学填错断档了,把高中那项直接改成了大学,导致少了几个月扣除。实际上像升学、租房等可能涉及到年中变更的,是需要新增加一个,而非直接改原来的(检查下,是不是又捡到钱了?) 。

  (3)、【新增】:生育金,能退税(但有前提)!

  某红书的攻略别乱看,这项不能乱填,填之前要和财务/人事确认,别无端增加税局同志的审核负担。

生育金是免税收入,所以理论上如果单位将生育金【错报】成非免税的工资,才可以申请退,也就是说和各单位的财务申报个税有关。

为了方便理解,我绘制了三张会计实务中常见的个税申报图,可见只有图一的情况是可退的,至于申报资料,各地税局的要求不同,但如果像网传的仅一张《生育保险待遇核定表》就能退,我认为是离谱的(有风险)。

  (4)、【新增】:大病医疗专项,自费金额怎么查,家人的也能抵?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只有自掏部分>1.5万才能申请,具体年度自费花费金额,去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如果符合条件,还可以把家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设置成“亲情账户”,一方汇总退税。

  注意:大病医疗专项扣除,以一个自然人为单位归集药费支出、单独计算扣除标准。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举例】如果2020年度小王发生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费用1.8万元,小王的孩子(未成年)发生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费用2万元,那么小王2020年度可扣除的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为(1.8-1.5)+(2-1.5)=0.8万元。

  (5)、【重点!重点!重点!】——更正往年申报:(没试过的朋友请仔细看)

如果你以前年度(2019、2020、2021)漏填专项扣除,或者年终奖没改选,则可以选择修改更正往年的申报表,这几年的证书,房租,都可以梳理下。

  【尤其是年终奖】:因为

  前两年的个税APP系统不自动提示“年终奖”选择的 ,很多人没发现能改,就以为没的退税

,2019年度/2020年有年终奖的朋友,可以按上面的方法修改,择优选择。

  【3】疑难5问:专业讲解

  ①、平时单位有扣税,为啥显示要补税,我删了APP?

Messi回答:补税一般两种情况,1、有额外收入,年终汇总要补;2、中途换过工作,新单位个税系统取数会重置,但年终汇总正常补缴(平时交少了)。至于想删APP逃避的兄弟,别自欺欺人了,那乖乖把钱交了吧。

  ②、房贷扣除——第一套房已还清,第二套房也是首套房利率,是否扣除?

Messi回答:未享受过房贷专项扣除,可以扣除。

  ③、我是房东,我的房租收入,这次是否要汇算清缴?

  房租收入是经营所得,不属于综合所得,这次的综合汇算清缴不交,其他有汇算。

  ④、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2019-2021年度汇算可更正扣吗?

Messi回答:不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2022年起实施,因此不能将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到当前进行的2021年度以及以前年度的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中。

⑤、贷款提前还款还完了,可以不操作一直享受房贷专项吗?

  Messi回答:你好歹留100块啊,全还完了,可是要设置断掉的。

  OK,以上就是2023年(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汇算清缴讲解啦

  ,更多问题,我们评论区见,

别忘了【收藏+点赞+打赏】 哦~你们的支持,就是Messi的动力!

搜索